老人重症肺炎后又严重腹泻瘦到52斤,危急时刻怎样救治?
“刚因为重症肺炎从ICU捡回一条命,没想到又被‘艰难梭菌’感染了,一天要拉十几次,两个星期下来体重直接打对折,如果不是粪菌移植,我真的不敢想。”提到自己的这段治疗经历,来自新疆的鲁阿姨仍后怕不已。
鲁阿姨在手术后正常下地行走。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供图
2025年2月,刚过花甲的鲁阿姨因流感并发重症肺炎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在乌鲁木齐当地医院重症监护室中接受了两个星期的抗感染治疗,终于遏制了致病菌,肺部炎症逐渐消散。但万万没想到的是,随后她又突发剧烈腹痛、腹胀,同时伴有频繁的黏液脓血便,最厉害时一天腹泻十多次。半个月不到,鲁阿姨体重直接“腰斩”,仅剩52斤,生命危在旦夕。
了解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功能肠道外科在顽固性腹泻、便秘等治疗上颇具特色,鲁阿姨的儿子带着母亲从乌鲁木齐赶到上海治疗。
7月3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获悉,为尽快明确诊断病因、尽快开展针对性治疗,该院功能肠道外科主任陈启仪决定立即采用“粪便宏基因组检测”技术,检测结果令整个医疗团队震惊:鲁阿姨肠道内一种称为“艰难梭状芽胞杆菌”的细菌丰度极高,这种超级致病菌的丰度远超益生菌和共生菌,成为肠道内占比最高的菌属。
“这很可能是治疗重症肺炎期间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衡,肠道的卫士益生菌及共生菌空虚,艰难梭菌趁机疯狂增殖,从而引发了严重结肠炎和全身症状。”陈启仪解释说。
医生团队迅速制订了肠菌移植的治疗方案。在充分术前准备后,鲁阿姨接受了肠道菌群移植术,健康供体的菌群通过纤细的鼻肠管注入肠道内,这一无痛无创的移植途径可在有效抑制艰难梭菌的同时补充有益菌,重塑肠道微生态平衡。
治疗前后检测指标对比图。
治疗效果令人振奋,短短几天,患者腹痛、腹胀和脓血便症状就显著缓解,甚至能够下床行走。进一步复查检测进一步证实:艰难梭菌丰度迅速降至最低水平,两种相关毒素检测均为阴性;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从“低水平”(2.39)提升至“稍低水平”(2.92);菌群平衡状态从“中度失衡”(B/E值0.2)恢复至“健康平衡”(B/E值2.5);有益菌的异常项从4项减少至1项;致病真菌从显著异常转为无异常。
经过三个疗程共计2个月的巩固治疗,鲁阿姨腹泻停止,腹痛症状完全缓解,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增长了20多斤,不再是入院时的皮包骨,最终顺利康复出院。
陈启仪指出,艰难梭菌感染导致的严重腹泻,虽然公众鲜少耳闻,但却是院内感染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多有“高强度”的抗生素使用经历。因此,患者使用抗生素时务必遵医嘱,医生在制订抗感染治疗方案时也要更精准,如果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肠炎与腹泻表现,需警惕这一疾病,如情况不佳要尽早寻求专业治疗。
- 双重血浆置换技术落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重症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
- 大地财险山东分公司被罚52万元,因委托医护人员销售健康保险产品等
- 浪尖验房直击|世茂璀璨倾城二期暴露52处问题,门框闪缝达一指宽
- 全力救治受伤人员 防范重大事故发生——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热点|农民诗人的诗与远方!山东52岁大姐田间作诗走红
- 旅客突发急病,青岛乘务人员紧急救治使其转危为安
- 国家卫健委: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以流感病毒和肺炎支原体为主
- 山东1人拟获“白求恩奖章”,19个集体52名个人拟获全国先进
- 山东1人拟获“白求恩奖章”,19个集体、52名个人拟获全国先进!
- 不发烧也会得肺炎?@家长们, 这种疾病处于感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