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饲养热潮下,异宠看病“一医难求”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杨涛
“养乌龟不用天天管,下班回家看它动一动,特别解压。”可当这只“解压伙伴”生病,饲养者却犯了难。11月4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探访一家宠物医院,发现异宠诊室外排起长队,而诊室内仅有一位异宠医生接诊。
4日,记者在现场发现,为异宠看病的市民排起长队,异宠的种类也非常多。“最近乌龟不吃食,想做个检查看看。”正在排队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去了很多医院都看不了,这个医院提前预约还得排队。”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跳出传统猫狗饲养,选择乌龟、鸟类等异宠作为陪伴。“下班家里有个活物陪我,能缓解孤独、释放压力。”饲养鹦鹉的项女士说,这份忙碌后的陪伴与治愈,正形成一股异宠饲养热潮。
这股饲养热潮背后是庞大的群体与市场。《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异宠饲养者已超1700万,市场规模逼近百亿。
与饲养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异宠医疗资源的匮乏。“异宠环境稳定时很少生病,但一旦出现问题,找专业医院特别难。”向阳龟爬宠店主孟先生表示,济南异宠医院缺口大,不少饲养者只能依赖商家的经验协助处理简单问题。
友益佳宠物医院医生王岩昆透露,“在济南专门看爬行类异宠的医生和哺乳类异宠接诊机构非常少。”他坦言,异宠医疗和普通宠物有很大区别,对物种习性、诊疗设备、药物都有特殊要求。
王岩昆表示,异宠医疗门槛高,医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对物种习性有深入了解,在取得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后并不能直接为异宠看病,“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并未细分异宠方向,从业者如想为乌龟、鹦鹉等异宠看病,还需靠个人爱好培训自学。”
不只是专业医生不足,诊疗设备及药品成本高昂也是关键因素。王医生介绍,除DR、B超等基础设备可通用外,生化检测、PCR等项目需专门仪器,“价格一定贵,且不少药物和仪器只能进口,诊疗价格也会相应偏高。”
王岩昆对未来异宠市场的发展仍持乐观态度。他相信随着饲养人数的不断增多,相应的人才培养与配套医疗设施将会不断完善,未来也一定会出现更多看守宫、角蛙等异宠医生。
- 三季度宠物医生招聘猛增近130%!现代服务业用工需求旺盛
- 解锁宠物经济新生态 臻宠集团宠妙享数字平台盛大开业
- 12306上线宠物列车标识,现存宠物相关企业超521.5万家
- 擦亮文明窗口 展示行业形象丨刚刚!这家医院突传消息!看病不用卡,连手机都不用掏了!
- 基层就诊也能找到北大专家 ,“大医院专家来了,我们在社区看病,也更放心了”
- 12306购票页面出现宠物列车标识,客服回应:如果人宠随行是在同一车次不同车厢
- 宠物医疗龙头新瑞鹏董事长彭永鹤卸任法定代表人
- 平度税务护航卡尔宠物闯出轻工业新赛道
- 果然财经|宠物寄养假期爆满,宠物经济赛道“拥挤”暗藏隐忧
- 半岛聚焦丨喂猫遛狗一周赚上万!国庆长假宠物寄养“一房难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