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I ļʱ
SSI ļʱ

胶州湾隧道通过验收 为第二条隧道建设打下基础

2014-04-21 07:20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SSI ļʱ
  风雨兼程

  26载青黄终“牵手”


  回顾青岛百年之旅,当英姿勃发的“凤凰”鼓风而行,却因“青黄不接”的胶州湾,束缚了翅膀时;当轮渡运力有限、速度缓慢,高速公路里程绵长、不堪重负时,当浓雾冰雪等极端天气造成交通停滞时…… “青黄畅通”议题,严峻地摆在了城市决策者面前。

  1984年起,历经10年论证,凝结数十位专家和院士智慧,“南隧北桥”建设方案终在1993年稳稳落地。进入新世纪,湾通道建设全面提速。2003年10月,市政府邀请国内著名隧道、桥梁、城市规划专家,举行了青岛海湾通道专家论证会。2004年10月,市政府举办了市民听证会,社会各界建言献策,2006年1月13日,隧道项目获得国家批准。

  项目法人国信集团,本着对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国际标准,精益求精地组织筹建海底隧道工程。按“瞄准世界一流、设计精品工程”要求,2006年10月,海底隧道设计方案面向全球公开招标,力求体现世界水平和青岛特色。

  20年磨一剑,万事齐备,东风正起。2007年8月,黄海之滨,激情澎湃,礼炮齐鸣,胶州湾隧道正式开工,为解决工程规模大、工期短、施工量大难题,项目部充分增加作业面,最多时达17个,全线4个标段,夜以继日,创造了工程单位造价最低、施工进展最快的纪录。隧道开挖土石方达300万立方米,所用钢材超过4万吨,足够建设6座埃菲尔铁塔。

  2011年6月30日,青岛迎来建置120周年纪念日,胶州湾隧道全线通车,这一历史时刻,铭刻在青岛发展史上。

  攻坚克难

  成功穿越18条地质断层


  据悉,胶州湾隧道全长7.8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约3.95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说,胶州湾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批在建海底隧道,去年实现通车的厦门翔安隧道为6.8公里。国际上,东京湾海底隧道全长9.5公里,挪威海底隧道长7.9公里,“从长度上看,这两条隧道都比胶州湾隧道要长,但他们最宽的只是双向四车道,胶州湾隧道是双向六车道,由此可见,胶州湾隧道在世界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3000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工作,原计划工期47个月,而实际用了46个月就全面竣工。”孙钧院士说。

  胶州湾海域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包括沧口断裂带在内的几条区域性大断裂带,经多次、多角度活动,形成胶州湾湾口的地质地貌,而断层是隧道建设中的巨大障碍。据统计,胶州湾隧道所经海域,要穿越五个大的断裂带,包括北西方面、北东方面各两条,先后有18条地质断层横架在隧道上方,这些断层之间交叉分割非常复杂。这种地质条件下建隧道,难度可想而知。为克服种种困难,隧道建设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像为破解断裂带难题,青岛国信集团加强地质预警力度,在国内首次由业主直接招标,确定第三方地质超前预报单位和第三方监控测量单位,成立地质信息工作小组,实施全程地质预测。进入海域段后,采取施工地质调查、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综合手段,预报可能引发事故的不良地段位置,确定岩层分布和含水带、断层破碎地段,通过一系列周密细致预测,终于做到了每掘进1米,即预知前方30米的水文地质情况,掌握了海底“全部秘密”,顺利穿越所有出水断裂带。

  院士评价

  胶州湾隧道很了不起


  创新还体现在工程管理上。青岛国信集团作为非工程专业投资公司,采用国际主流“小业主、大社会”进行青岛胶州湾隧道管理,为我国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多元化投资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树立了成功典范。作为施工人员近3000人的重大工程,整个隧道项目管理团队只有21人,却吸引到包括设计、监理、施工在内的近30家“国字号”团队参建,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

  “很多技术、工艺属首创,在全世界来说都顶呱呱。自开工到建成通车没发生一起安全事故,管理的科学和精细很了不起。”孙钧院士评价,青岛胶州湾隧道是我国隧道建设史上是个有里程碑意义的隧道工程,将为蓬莱——大连海底隧道、雷州半岛——海南岛海底隧道提供丰富的建设经验,也为我国从“隧道大国”向“隧道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11年6月30日通车后,胶州湾隧道就进入试运营状态,试运营两年多时间里,未发生一起有责投诉事件,未发生涉及管养单位有责的重大交通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经受住了特大暴雨等极端天气的考验。

  这主要得益于青岛国信胶州湾交通有限公司制定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据悉,交通公司对胶州湾隧道设备设施的养护管理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以“计划维护为主,缺陷维修为辅”的原则,建立起一套适合胶州湾隧道特点的管理体系。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