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中国式浪漫在山东:泥土会开花,岁月有长情
当铁犁解开冻土的封印
“银河”便在田垄间流淌
“牛轭”上的“北斗”
正为每粒种子导航
这是犁铧与星河的盟约
当种子向下扎根
又拼命挣破黑夜
向阳生长
土壤里藏着的古老情书
被蚯蚓翻译成春的絮语
麦芒与稻叶在风中交缠
像土地捧出的对戒
它们以年轮为婚约
在辽阔的大地上生出炙热的爱
不仅植物如此 人亦然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在这片滋养我们的土地上
传颂着数不清的爱情故事
今日七夕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
听听他们的爱意与诗行
在土地的滋养下
爱是相互支持,是携手与共
在烟台龙口市石良镇黄城阳村西南边的
里楼夼山山坳里
住着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
苏继庆和齐维华
用22年的时间栽种了6万棵树
将一座荒山变成了瓜果飘香的郁郁青山
苏继庆修剪树枝,齐维华将剪下的树枝收集起来
苏继庆退伍后曾在一家造纸厂上班
因为喜欢大山
他辞掉工作,承包了一片山开始植树造林
“就是喜欢大山,喜欢种树”
今年66岁的苏继庆和妻子依然住在大山里
守护着大山和树林
在潍坊青州还有一对造林老夫妻
张玉芬和王洪仁与荒山为伴,和种树结缘
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树坑
用扁担、箩筐一担一担挑土上山
图为张玉芬和王洪仁
他们因为爱情留在大山
在林场相识、相恋、结婚生子
把自己的热血都撒播在了这片山林里
一直坚守至今
历经半个多世纪
在他们这代人的坚守下
如今的杨集林场已拥有2400公顷森林
因为爱
一棵棵树苗被亲手栽下
从此荒山变“绿海”
在土地的滋养下
爱是心照不宣,是相濡以沫
“对我来说
农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值得我为它代言”
聊城的“90后”小伙郭绪凤与妻子郭铖铖
自2016年开始拍摄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让远在他乡的城里人
在异地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
能在手机屏幕中寄托心中的那份“乡愁”
两人是相亲认识的
仅仅四个多月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郭绪凤的镜头中
系着花格子围裙的郭铖铖是“女主角”
热气腾腾的馒头、香气扑鼻的大锅菜……
为了展现原汁原味的农村家常菜
他们尽可能地从拍摄取材、制作的过程中
挖掘农村生活的乐趣
除了拍摄短视频之外
夫妻二人还变身主播带货
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在遥遥相望的西部
来自山东的杜安东和曹晓花夫妻
扎根在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
西藏那曲市双湖县
守望三尺讲台
互为同乡的杜安东和曹晓花
在新疆大学就读期间相识相恋
从小就梦想成为教师的杜安东
2008年看到西藏公开招聘教师的信息
经过反复思想斗争
两人一致报考了那曲市的教师公招
2009年
杜安东和曹晓花双双来到双湖县小学报到
并领证结婚
多年过去
远离故土与亲人的杜安东和曹晓花
带了一届又一届学生
他们既当老师,也做父母
细心照顾每一位藏族学生
因为爱
梦想的力量生出枝桠
成为遮荫的港湾
在土地的滋养下
爱是细水长流,是同频共振
北部战区海军某旅上尉政治指导员王毅和
山东高密市某派出所副所长孙丽薇
虽是朋友介绍,却一见钟情
但由于彼此工作都比较忙
聊天的时间少之又少
在一次见面时
孙丽薇看着腼腆的王毅便主动找话题
此后,两个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一起聊爱好、聊理想、聊人生……
没过多久,王毅到连队担任指导员
面对这一调动,王毅很不适应
在孙丽薇的开导、鼓励下
他化解了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后来,两人商量好领证结婚
但由于工作原因,婚礼不得不推迟
王毅不知该如何开口
最后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孙丽薇说明了情况
孙丽薇只回了一句话:
“只要是你,晚点没关系”
军人和警察在各自的岗位上
守好自己的职责
他们相互激励、彼此理解
用温暖经营“小家”
用使命捍卫“大家”
在青岛市胶州市铺集镇的乡村舞台上
活跃着藏义好、原林春这样一对七旬伉俪
臧义好一直记得第一次见原林春的场景
1968年的春天,身材娇小的原林春
在满是年轻力壮小伙子的车间格外显眼
她一边麻利地运送瓦片
一边动情地唱着胶州茂腔
四目相对之际,两个年轻人相见恨晚
臧义好(右二)原林春(左二)夫妇
1970年,臧义好和原林春登记结婚
在劳动和照顾孩子之余
原林春在家门口自编自演胶州茂腔和秧歌
2003年,臧义好掷30万成立“好春艺术团”
夫妻俩一起写剧本、演节目
将好人好事、国家最新发布的方针政策
改编成百姓喜闻乐见的秧歌、快板和小品
将文明、文化新风撒播到乡野民间的同时
也让“白头偕老”有了特别的意义
因为爱
花朵滋生出甜蜜的果实
孕育万物的灵魂
今夜
抬头仰望牛郎织女星
它们或正悄悄越过银河的堤岸
银河是宇宙最精妙的留白
牛郎织女用365天的等待
教会我们
有些距离需要光年去丈量
当城市灯光淹没星斗时
请记得
所有我们充满幸福的时刻
都是银河写给大地的情书
(大众新闻编辑 韩雨婷 许光宇 姜凯宁 策划 吕原)